bob合营伙伴-国庆中秋怕血压 “失控”?高血压患者必看的 5 大安心过节要点
你的位置:bob合营伙伴 > 新闻动态 > 国庆中秋怕血压 “失控”?高血压患者必看的 5 大安心过节要点
国庆中秋怕血压 “失控”?高血压患者必看的 5 大安心过节要点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9:38    点击次数:52

金秋送爽,丹桂飘香,国庆与中秋双节携手而至,8天的悠长假期为人们提供了与亲友团聚、外出游玩的好机会。然而,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,节日期间的饮食放纵、作息紊乱、情绪波动等因素,都可能成为血压波动的“导火索”。为了让广大高血压朋友既能尽情享受节日的欢乐,又能守护好自身健康,本文特从饮食、休息、运动、服药、动态血压监测五大方面,送上一份全面的健康攻略。

一、饮食篇:美味与健康“两手抓”,筑牢血压防线

国庆中秋期间,家宴、聚餐接连不断,丰盛的美食往往让人难以抗拒。但高血压患者需牢记“病从口入”,在享受美味的同时,严格把控饮食关。

1. 控制盐的摄入,警惕“隐形盐”

高盐饮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,节日期间更需格外注意。聚餐时,腌制食品(如腊肉、咸鱼、咸菜等)、酱卤食品(如酱鸭、卤味)、加工肉制品以及重油重盐的炒菜是常见的“高盐陷阱”,应尽量少吃或不吃。同时,要警惕“隐形盐”的存在,酱油、蚝油、味精、鸡精等调味品含钠量较高,烹饪时需适量使用。日常零食可选择新鲜水果、无糖酸奶等,替代薯片、椒盐花生等高盐零食。

展开剩余82%

2. 限制高脂高糖食物,月饼浅尝辄止

油炸食品、肥肉、动物内脏、奶油蛋糕等高脂食物,易导致血脂升高,加重血管负担;而月饼、甜点、含糖饮料等高糖食物,过量摄入会影响血糖代谢,间接波动血压。节日饮食应优先选择清蒸、水煮、炖等清淡烹饪方式的食物,多吃鱼虾、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,以及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、水果。对于中秋必备的月饼,应选择低糖、低油的品种,避免空腹食用,同时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量。

3. 规律进餐,拒绝暴饮暴食

节日期间,切勿因贪玩或聚会打乱进餐节奏,饥一顿饱一顿容易导致血压波动。应尽量保持三餐规律,按时定量进餐,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。

二、休息篇:劳逸结合“不松懈”,稳住血压“定盘星”

充足和规律的作息是维持血压稳定的基础,节日期间娱乐活动丰富,但高血压患者切不可忽视休息

1. 保持规律作息,杜绝熬夜

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,导致交感神经兴奋,进而使血压升高。节日期间,即使有精彩的节目或聚会,也要控制熬夜时间,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,每天保证7-8小时的充足睡眠。起床时间也应尽量与平时保持一致,避免因睡懒觉导致昼夜节律紊乱。早上起床,动作也尽量放缓。

2. 合理安排出行,避免过度劳累

若选择外出旅行,应优先考虑路况好、人流量适中的目的地,避免前往过于拥挤或行程紧张的景点。短途旅行可当天往返,长途旅行需提前规划行程,合理安排休息站点,每乘车1-2小时就下车活动10-15分钟,缓解身体疲劳。居家过节时,也不要长时间久坐看电视、玩电脑,每隔1小时起身走动,做些简单的家务或拉伸运动,放松身心。

3. 调节情绪波动,保持心态平和

节日期间亲友团聚,难免会有情绪上的起伏,但过度兴奋、紧张或激动都可能导致血压骤升。高血压朋友要学会调节情绪,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,避免因小事与人争执。可通过听舒缓的音乐、与家人聊天、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,让心情始终处于平稳状态。

三、运动篇:适度锻炼“有讲究”,助力血压“稳中有降”

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调节血压,但节日期间的运动需讲究方式方法,避免适得其反。

运动强度以“运动后不感到疲劳、心慌、气短”为宜,可通过心率来判断,一般将心率控制在(220-年龄)×60%-70%的范围内。运动时间每天保持在30分钟左右,可分2-3次进行,每次15-20分钟。避免在高温暴晒、寒冷天气或情绪不佳时运动,最佳运动时间为上午8-10点或下午4-6点。

另外,运动前后也需要注意做好热身和拉伸。

运动前建议进行5-10分钟的热身活动,如慢走、关节环绕等,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状态;运动后进行5-10分钟的拉伸放松,避免突然停止运动导致头晕,让运动中保持紧张的肌肉得到适当的放松。运动过程中如出现头晕、头痛、胸闷、视物模糊等不适症状,应立即停止运动,原地休息,若症状持续不缓解,需及时就医。

四、服药篇:遵医嘱用药“不打折”,血压管理“关键一环”

按时按量服药是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核心,节日期间切勿因“过节图吉利”或“感觉血压平稳”而擅自调整用药。

1. 按时按量服药,不擅自增减剂量

部分高血压朋友认为节日期间血压稳定就可以减药或停药,这种做法非常危险,突然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跳性升高,引发心脑血管意外;也不要因血压偶尔升高就自行加药,以免造成低血压。也有部分高血压朋友觉得长期服药会有副作用,但是实际上,正规的降压药即使可能会有些副作用,但是这个影响是在标准内的,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伤害,反而是不按时服药导致的血压波动大会带来更大的危害。

2. 警惕药物相互作用,避免自行用药

节日期间若出现感冒、腹泻、头痛等不适症状,不要自行购买药物服用,很多药物可能与降压药发生相互作用,影响血压控制。应及时就医,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。此外,服用降压药期间应严格禁酒,酒精会影响降压药的疗效。

五、动态血压监测篇:实时监测“不放松”,掌握血压“晴雨表”

节日期间血压波动风险增加,而动态血压监测是掌握血压变化的“晴雨表”,其意义重大。它不仅能更全面、准确地反映患者在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水平,避免单次偶测血压的局限性,还能及时发现隐匿性高血压、白大衣高血压等特殊情况,为医生评估血压控制效果、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。因此,节日期间定期监测血压至关重要,能帮助患者及时发现异常,为调整健康方案提供依据赢得主动。

如果假期不方便做动态血压监测,也可以平时按时测量单次血压。

1. 明确监测频率,把握关键时间

日常情况下,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即可,测量时间选择在起床后1小时内、早餐前、排尿后,以及晚上睡前。外出游玩、聚餐、情绪波动后或出现头晕、头痛等不适症状时,应及时增加测量次数,全面掌握血压变化情况。

2. 掌握正确方法,确保测量准确

应选择经过认证的电子血压计,定期进行校准。测量前需安静休息5-10分钟,避免吸烟、饮浓茶或咖啡,排空膀胱。测量时采取坐位,背部挺直,手臂自然放松,袖带中心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高度,袖带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指为宜。每次测量应连续测2-3次,间隔5分钟左右,多次测量取平均值。

结语:科学管理,安心享受双节美好时光

国庆中秋双节是团圆与欢乐的时刻,高血压患者只要牢记饮食、休息、运动、服药、监测五大要点,科学规划假期生活,就能有效控制血压波动。愿每一位高血压患者都能在节日里既能与亲友共享欢乐,又能守护好自身健康,度过一个平安、愉快的双节!

发布于:陕西省

  • 上一篇:国盾量子:2025年半年度报告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  • 相关资讯